2017年,中國伺服系統(tǒng)市場規(guī)模突破百億人民幣,較上一年度增長30%以上,匯川、埃斯頓、禾川、信捷、雷賽等本土品牌的伺服業(yè)務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,令國人振奮。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以松下、安川、三菱為代表的日系品牌占據國內伺服系統(tǒng)市場份額的50%,西門子、博世力士樂、貝加萊等歐美系品牌長期盤踞中高端市場,留給中國本土品牌的市場份額不超過三成。伺服系統(tǒng)是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石,國產伺服系統(tǒng)的快速發(fā)展是踐行《中國制造2025》行動綱領的必要條件,所以打造國內伺服系統(tǒng)廠商的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。中國伺服品牌競爭力的提高必須考慮到以下兩個方面:一是持續(xù)性的研發(fā)投入,逐步打破技術壁壘;二是完善產業(yè)鏈配套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只有擺脫國外品牌在供應鏈方面的鉗制,才能大展宏圖。
IGBT被稱為電力電子的“CPU”,是伺服驅動器的核心部件。目前伺服產品上使用IGBT單管和模塊,90%以上依賴國外進口,三菱、安森美、富士、ST和英飛凌是目前的主流供應商。進口IGBT不僅價格昂貴,還經常發(fā)生供應緊張的問題,極大的制約了國產伺服品牌的發(fā)展。值得慶幸的是,國產IGBT產品質量日益提高,已經具備了批量供應的能力。深圳芯能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,就是國產IGBT行業(yè)的佼佼者,尤其IPM產品,已經形成了目前國內最為齊全的產品序列。
上圖是芯能IPM的產品序列,在5KW以下有7個封裝20余個型號供客戶選擇,覆蓋消費類風機、變頻家電、伺服驅動器、商用空調等市場。其中DIP29產品是一款純粹的工業(yè)級IPM產品,一經推出就深得伺服驅動器客戶的喜愛,解決了客戶的幾大痛點,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產品。那么芯能DIP29 IPM到底有哪些優(yōu)勢呢?
1、完全兼容進口品牌,且產品系列齊全,可以滿足客戶不同功率等級的需求。
芯能DIP29 IPM硬件上完全兼容某進口品牌Mini系列產品,可以在不改板的情況下直接替換。該封裝有6款產品供客戶選擇,輕松拓展功率段,便于客戶系列產品的設計,極大縮減研發(fā)周期和設計投入。
2、 導熱和絕緣性能更強
芯能IPM產品的導熱性能更好,主要有以下兩點決定:
一是芯能DIP29采用DBC工藝(如上左圖所示),區(qū)別于競品的引線框架+高導熱絕緣樹脂+銅皮的工藝, DBC中的陶瓷導熱系數在20以上,而高導熱絕緣樹脂的導熱系數為4-5。同時DBC的絕緣性能也遠遠優(yōu)于樹脂(DBC中氧化鋁陶瓷絕緣耐壓為40 KV/mm,高導熱絕緣樹脂為17KV/mm)。
二是芯能采用真空回流焊把晶圓焊接到DBC上,空洞率可以控制在1%左右,更有利于熱量的擴散;而競品是普通回流焊,加上銅皮和樹脂之間的粘接工藝,整體空洞率要大很多。
3、 保護功能更齊全。
芯能DIP29內置進口SOI工藝的驅動IC,代表目前業(yè)內最先進的驅動水平,抗干擾能力和耐負壓能力超強;具備死區(qū)互鎖能力,系統(tǒng)安全性更高;而且短路保護的時候6個IGBT可同時關閉,而競品只是關閉3個下橋臂。
·過電流保護 (OCP)
· 去飽和保護(DESAT)
·欠電壓閉鎖保護 (UVLO)
·可配置狀態(tài)指示(故障)、啟用和關閉
4、系統(tǒng)安全性更高,靈活的定制化服務。
DIP29采用DBC+PCB工藝,DBC和PCB都是成熟的配件,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,驅動芯片和功率器件都可以進行定制,提高產品附加值。相對于引線框架的方式,極大的降低了開模成本,定制費用低、周期短。
5、 技術支持給力
芯能的應用工程師在IGBT應用領域有超過12年的工作經驗,華南和華東都有人員配備,為客戶提供技術到位的技術支持,讓客戶用的更省心。
芯能憑借優(yōu)秀的產品和服務,已經逐步贏得了工控市場客戶的認可,為“中國智造”貢獻了自己的力量。當前伺服市場挑戰(zhàn)和機遇并存,盡管壁壘森嚴,但是中國伺服企業(yè)品牌向上的腳步不會停止,深圳芯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,希望能進一步跟國內的系統(tǒng)應用公司深度配合,一起打破國外壟斷,形成屬于國內系統(tǒng)廠商真正的戰(zhàn)斗力!